白水滩村位于二道松花江畔,鹤大高速、201国道穿境而过。毗邻桦甸、敦化、长白,是抚松县和白山市的东北门户,全村645户、1613人。
按照国家、省市县的安排部署,建设“美丽乡村”是今后我村新农村建设的总方向和推进工作的总抓手,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必然要求。为加大城乡统筹发展力度,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进一步提升我村新农村建设水平,结合我村实际,提出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我村建设“美丽乡村”,以“生态、绿色、和谐”为主题,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强化规划龙头作用,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提升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努力把白水滩村建设成“村庄秀美、环境整洁、社会和谐、村风文明”的宜居、宜业、宜游“美丽乡村”。
二、总体目标
着眼于城乡统筹发展,通过改变农村环境脏乱差和建设无序问题,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入和民生事业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改变农民生活方式、优化农村管理模式,加快农村向城镇化转变、农业向现代化转变、农民向城镇居民转变。
(一)村庄规划建设管理到位,房屋建设有序,布局合理,外观协调。
(二)农村垃圾、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村内无卫生死角。常年清洁卫生,建立长效保洁机制。家禽家畜圈养,农户庭院整洁,房前屋后环境干净,无乱堆乱放现象。农户自来水和无害化卫生厕所基本普及。村庄道路通达、绿树成荫、水清流畅。
(三)农业结构优化,生产、生态和文化功能进一步拓展,农民增收渠道增多。教育、卫生、医疗、文化和体育等社会事业大力发展,公共服务设施健全。农民文明观念提升、生活便利、文化体育活动丰富。
(四)基层组织健全,战斗力强,群众对村班子的满意率达到90%以上。社会管理民主,治安良好,无重大刑事案件和群体性事件。
三、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强化改革创新。建设“美丽乡村”,要把落实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的最根本利益放在第一位,大胆突破村庄规划建设、农村土地使用制度、发展现代农业等遇到的体制、机制障碍,建立农民与土地的新型关系,促进农民集中居住或进入城镇。
(二)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建设“美丽乡村”,要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基础,顺应发展变化趋势,要突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注意挖掘文化内涵,展现乡村特色。
(三)制定长效机制、稳步提升。建设“美丽乡村”,要整合所有行政资源和集中全社会力量,建立可持续的长效推进工作机制,促进形成齐抓共管、整体推进、协同协作的良好局面。
四、主要任务
(一)开展村庄环境综合整治工程
把村庄环境综合整治作为建设“美丽乡村”的基础性工作,突出“点、线、面”综合整治。
1.全面做好村环境卫生工作。村庄道路、公共场所设专人保洁,完善农村垃圾“户分类、村收集、乡处理”的长效收集处理机制,实现垃圾无害化处理。推行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或改造,结合上级部门部署的农村改厕工作,对全村露天厕所(旱厕)进行整体规划改造,力求无害化厕所普及率达80%以上。同时按实际需求建设水冲式公厕3-5个。对全村猪舍、鸡舍等进行统一整治,外迁。集中攻坚整治农村生活、生产垃圾、三小五堆等突出问题,着力开展美丽庭院和干净人家创建活动,确保农村环境整洁、河流水源清澈。
2.推进房屋、院落整治行动。一是对老旧房屋进行房顶更换,计划更换400户。二是对损坏、不规范的围墙、栅栏进行统一的维修建设,计划新建围墙2500延长米,栅栏4200延长米。从改变房屋外貌,打造整齐规范的院落。三是维修自来水管道1900延长米,改善群众用水条件。
3.进行路桥建设。一是进行道路规划建设,规划在白水滩村后侧,沿河修建一条1700米的主干路,在避开国道、降低交通事故的风险的同时,开辟出一条贯通白水滩村东西的市政主干路,既方便群众出行,又为群众打造一处休闲娱乐场所,提升生活品质。修路初步规划,涉及到征占7户农户家的菜地、院墙,其中一户是个库房;二是在沿河路上建两座大桥,将全村连成一个整体,并接通到四湖林场。方便村民的生产生活。通过道路、桥梁的建设,对全村布局进一步进行规范、整合,为我村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三是修建维护边沟3500延长米。
4.建设综合服务区一处。建设2000平方米的综合服务区,一是设立旅游服务区,为到沿江及过路游客提供旅游接待服务,年可接待旅游人员5万人次;二是设立摄影家服务工作站。每年有大量摄影爱好者到沿江采风拍摄,我们将为他们提供工作平台,提供服务;三是设立土特产销售展示区。向过往游客销售展示当地的土特产,并作为展示窗口,向外推介沿江乡。
5.开展绿化美化活动。一是沿国道规划建成5000平方米的生态绿化围栏,成为高速进出口、国道上边上一道靓丽的风景,同时也作为宣传我村及全乡的平台。二是进行对全部村道两侧、公共场所、空地进行花草树木的栽培,建设公共绿地。路旁两侧、水旁地段绿化率达80%以上,设置凉亭等景观,新建广场、绿化小品5处,将全村打造成为花园式村落,构建优美的乡村环境。三是进行村屯亮化,在街道、胡同安装路灯150盏;四是开展农村生态建设。保护山水田林自然风貌。疏竣河塘沟渠,保护自然湿地,保持水体洁净。
(二)实施现代农业发展工程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一是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注重增产增效并重、生产生态协调。加强农业污染治理,大力推广应用有机肥,实施农药减量控害增效,提高规模化养殖产生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促进农业清洁化生产;二是结合本地实际,发展特色农业,不断加大经济作物种植栽培比例,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如木耳、地瓜等,打造有机产品品牌,进行农产品深加工。三是着力发掘地域文化、传统文化,充分开发旅游资源,发展农家乐项目,打造具有浓郁乡村特色的观光采摘、休闲度假、特色旅游项目,拓宽致富门路,将旅游产业打造成为新的支柱产业。
责任编辑:
初审: 复审: 终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