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政务公开>>公示公告

抚松县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3-08-21   信息来源: 抚松县政务信息化管理中心   收藏
字号:    |
康养休闲 远离尘嚣 ——抚松南天门美丽乡村建设项目

  一、项目背景

  本项目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围绕乡村振兴战略和抚松县“二五十百千”工程,依托南天门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将抚松南天门美丽乡村建设作为现代旅游的一种新形式,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富民强村;科学合理的保护和开发乡村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生态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丰富旅游产品,解决农村劳动力的转型和升级,增强吸引力和竞争力。

  结合南天门村现有的石人景观、春季映山红景观、秋季五花山枫叶景观、冬季冰雕雪塑景观、篝火烧烤主题公园景观、南天门江畔夜景等自然景观及景观小品,发展为涵盖自然风景观赏、长白山关东民俗文化体验、农业观光采摘、娱水娱雪、康养休闲、研学文化、美食民宿体验为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景区,初步规划“一中心、一街、五区”的美丽乡村旅游格局,设计游览路线,各景观有机融合的长白山特色村落,吸引更多游客到来,修养身心、缓解压力,逐步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实现乡村振兴。

  二、抚松南天门村基本情况

  南天门村位于抚松县兴隆乡,距抚松行政中心15公里,长白山西坡旅游接待中心38公里,毗邻302省道和宇松铁路,距营松高速德胜路口6公里,浑白铁路及拟建沈佳高铁临村而过,距长白山机场35公里。常住人口54户127人,贫困户7户11人。松花江支流从村西经过。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南天门村为自然生态移民村。水资源丰富,山水秀美,土地肥沃,主要为优质沙质土,森林覆盖率达90%,植被品种丰富。远近闻名的石人景观,显现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独特而秀丽的自然景观及关东文化特色适合发展美丽乡村特色旅游。

  近年来,南天门村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完成主道板油路硬化3500延长米,巷路水泥路硬化500延长米,边沟建设1800延长米,太阳能路灯40盏。目前整村完成饮水改造工程,建设完成党群活动中心213平米,文化娱乐广场1000平米,完成绿化4800平米,新建过江桥一座,景观墙及栅栏2000余延长米,建设占地1800平米的休闲篝火烧烤主题公园,建设景观凉亭、冷水鱼观光养殖等,村庄进一步美化,为发展乡村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优势分析

  1、交通优势

  抚松拥有集机场、高速、高铁为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域内中国首个森林旅游机场—长白山机场,通航北京、上海、广州等20多个主要城市;抚长高速、鹤大高速、201国道和302省道纵贯全境;抚松还是沈佳高铁的重要枢纽(松江河站),2022年建成通车后,从北京到抚松仅需3.5小时。

  2、产业优势

  (1)千亩艾草种植采摘:2018年起,南天门村与舜太祖文化公司合作,流转村周边土地千亩进行艾草种植,现已完成艾草种植800亩,同时村民参与其中,带动95%以上村民增加收入,预计每人年增收2000元。未来将逐步完善艾草产品加工生产线、艾草康养中心、艾草文化传媒等后续建设,形成“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2)长白楤木种植采摘:与舜太文化公司合作经营,现已投入资金80余万元,用于长白楤木种植管理,通过采摘销售村集体年收益5万元以上。

  (3)冰雪旅游:村集体与南天门锦绣山村旅游合作社合作,依托松花江南天门流域,发展冬季冰雪旅游,用于冰雪娱乐设施建设,年收益约5万元。

  (4)精品旅游民宿:南天门村于2017年开始发展旅游民宿,现已建设集中标准接待民宿3家,分散旅游接待5家。单次可接待70人住宿,200人就餐,2018年累计接待游客5000余人次,人均增收1000余元。目前南天门村民宿主要面向绘画、书法、摄影、写生爱好者及中小型聚会人群。未来将融合长白山文化、关东民俗文化以及特色传统文化于一体的乡土气息的特色民宿,扩大消费人群。

  3、自然资源优势

  抚松南天门村四季分明,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风光:

  每年5月,村南山崖之上,映山红相映开放,给整个小山村增添初春一抹亮色,也预兆一年的春耕生产即将开始。这里山野菜丰富多样,山芹菜、山菠菜、猴子腿、广东菜、牛毛广、刺五加、刺老芽等山野菜在这里齐聚生长,吸引众多群众到这里采挖,丰富了百姓的餐桌。

  山青水绿,这里可以放山,采挖天麻,体验关东采挖习俗,可以江边野炊、娱水、垂钓等。有独特的山景与林间游玩去处,是家庭休闲旅游,同学、战友、朋友聚会的绝佳去处。

  南天门村有丰富的长白山特色农产品,有香瓜子、西瓜、花生、地瓜、山药、艾草、长白楤木及各种无公害蔬菜非常适合游人采摘体验。秋季的南天门村五花山缤纷绚烂、枫叶正红,一路观山赏叶,心旷神怡。

  雪花落地,成雪村景象,山间万树冬眠,给人们留下清净的感觉。马爬犁、冰爬犁、打雪仗……热炕头、杀猪菜、老烧锅……充分体验冬季长白山关东民俗。

  四、项目功能与布局

  项目规划建设“一中心”、“一街”和“五区”。

  “一中心”

  旅游接待服务中心:在村入口处建设占地2600平米的旅游服务接待中心。该中心具有乡村特色农产品展示、游客接待分流、餐饮物流、购物休闲等综合性功能。建设2000平米停车场,用于旅游车辆停泊,电瓶游览车接驳,同时保障各项配套设施齐全。

  “一街”

  长白山关东特色美食街:村现有以美食为主的经营活动,有一定客流量。在此基础上,规模化经营,沿村庄主路经配套服务中心后打造长白山关东美食街,贯穿整村,为四方游客提供东北美食、山林野味……。东北民居家有后院,可自种野菜、蔬菜,其他蔬果等餐饮原材料可从周边村屯进购。

  “五区”

  1、特色农业采摘区:依托南天门村瓜果、艾草、长白楤木等特色种植,整合丰富扩大种植品种及规模,同时配套建设农产品加工展示区,包括果蔬、种苗以及长白山特产等天然农产品种植采摘,以及利用采摘材料制作旅游纪念品,丰富游客体验。

  2、娱水娱雪体验区:南天门村紧靠松花江,依托江两岸玄武岩崖壁开发“崖壁”文化,开展各类休闲活动,夏日垂钓、溯溪、漂流、露营、篝火等戏水主题活动;冬日滑冰、雪橇、冰钓等冰雪旅游活动。村南侧有松花江支流,沿江陡峭玄武岩石壁打造曲折的木栈道,在江面上两山峰间修筑玻璃栈道,在山顶峰建设高空秋千、高空旋转木马等娱乐项目,给游客带来全新体验;同时在林中小路上局部点缀小木屋作为服务点,可供度假游客早晚散步休憩、红叶景观观赏等。

  3、康养休闲体验区:建设长白山艾草康养中心,同时增加游客制作艾草产品,体验艾草康养等多个休闲旅游单体项目。形成耕作体验、露营野炊、康养休闲等区域,使游客充分享受惬意的世外桃源生活。将三产有机结合,形成产业融合、协调发展的综合旅游格局。

  4、研学文化功能区:该区域涵盖“知青”文化体验,开展“高跷秧歌”、“草编艺术”等民俗活动,摄影观光交流研学等功能,主要为慕名而来的家庭群体、户外爱好者、文艺工作者、摄影爱好者以及冬日活动等提供旅游服务。开发以树屋、创意建筑等形式的工作室、画舍、摄影俱乐部、户外营地等项目,丰富旅游度假活动内容。

  5、特色民宿体验区:

  (1)关东风情民宿:依托沿主街路美食街的两旁延伸至村内民房,在不改变原有居民房屋主体结构的基础上,设计装饰打造东北味十足的院落式传统民居,重点改造村庄环境,打造院落空间,特别是南方游客能够体验到原汁原味的东北民宿,夏日可观景,冬日可玩雪。

  (2)山间隐居民宿:选取村庄北侧部分居住地和林地,打造以“世外桃源”为主题的隐居民宿,依山而建,可享四时之景,对望南天门南侧山景,该区域作为整个旅游景区的核心度假项目。

  (3)江畔水居民宿:选取松花江畔合适位置,打造别具特色的水居民宿,居而观水、垂钓,遥望崖壁美景,与山居、关东文化形成不同的民宿主题风格。

  五、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约4100万元,其中旅游接待服务中心500万元,长白山特色农业采摘区300万,松花江娱水娱雪体验区600万元,特色康养休闲体验区1500万元,研学文化功能区200万元,特色民宿体验区500万元,长白山关东特色美食街200万元,自然景观及景观小品改造300万元。

  六、主要建设内容

  该项目位于兴隆乡南天门村,主要围绕南天门石人景观、春季映山红景观、秋季五花山枫叶景观、冬季冰雕雪塑景观、篝火烧烤主题公园景观、南天门江畔夜景等,规划游览路线,将各景观有机融合,丰富长白山旅游特色,装点美丽山村。项目主要建设旅游服务接待中心、关东特色美食街、特色农业采摘区、娱水娱雪体验区、康养休闲体验区、研学文化功能区、特色民宿体验区。

  1、旅游服务接待中心:建设两层体现美丽乡村风格特色二层建筑1000平方米。一层涵盖服务接待、休息休闲功能,设立农特产品展示区(有草编体验、植物染色体验、鹅卵石绘画体验);二层为民俗文化展示大厅。(包括少数民族及高跷服饰展示区、知情文化展示区、绘画创作展示区、摄影文化展示区)。建设2000平方米停车场,可停放电瓶游览车15辆,用于车辆中转、停靠。

  2、关东特色美食街:位于南天门村主街两侧,全长200延长米,涉及住户18户。对街道两旁餐饮设施改造。同时改造现有房屋,打造东北特色小餐馆,提供关东特色美食,主要有人参鸡、冷水鱼、酸菜火锅、山野菜、粘豆包、粘火勺、粘耗子、米粉等。

  3、特色农业采摘区:大平台子至朱宝岗江沿。规划建设楤木采摘园50亩、桃李采摘园30亩、沙棘采摘50亩、香瓜、西瓜、花生、菇娘等农特产品采摘100亩、艾草观光采摘1000亩,同时完善采摘园内休闲、观光设施。

  4、娱水娱雪体验区:夏季,在江南至马鹿沟江段及两侧,清理河道,蓄水从而打造漂流、天然戏雪、天然游泳等项目;在村内“裕民河”两侧穿梭建设木栈道,全长1200延长米,供游客观赏景观使用;利用“小沟门”自然山势打造一处空中滑索、建设玻璃吊桥;在山顶打造高空秋千和高空旋转木马。冬季,依托江面,开发雪地摩托、驴马爬犁、雪圈等原始民间冰上娱乐项目。

  5、康养休闲体验区:在松花江支流南侧,建设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的“艾”养生休闲中心,形成集艾草文化展示、艾草制品制作、艾灸、艾浴体验多功能综合养生娱乐中心。

  6、研学文化功能区:利用村北侧林地缓坡,建设摄影家工作室、文艺画舍、文化交流俱乐部各一座,配套餐饮、文化活动展示区域用于游客文化交流及休闲,丰富游客体验;同时选址建设户外营地,具备搭设帐篷、停放房车等功能,方便游客野宿。

  7、特色民宿体验区:改造民宿18户,新建民宿5个,打造关东风情民宿客房100间;同时,依山而建20座山林风情民宿,旁水而建20座观水民宿,一次性可容纳住宿接待500人。

  七、项目联系人

  联系人:于世亮

  联系电话:13943428145




责任编辑:抚松县商务局

初审:    复审:    终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