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深化校地交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地方实践深度融合,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优秀人才。7月10日,北京大学思想政治实践课教育基地签约揭牌仪式在抚松县第一中学新校区举行。
仪式上,抚松县委副书记、县长刘怀辉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指出:抚松县委、县政府始终把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实事和民心工程,坚持教育事业优先发展、教育投入优先保障、教育问题优先解决,积极打造“文化立教,内涵发展”的县域教育新高地,优质的教育质量和良好的育人环境已经成为抚松的“金字招牌”。
刘怀辉表示:此次与北京大学共建思想政治实践课教育基地,为抚松教育的发展创设了新机遇。抚松县将进一步加强与北京大学的沟通协调,全力做好服务保障工作,为基地的建设和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积极配合北京大学开展实践教学活动,为学子们提供丰富多样的实践项目和实践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能力、提升素养。同时,也希望能够借助基地这个平台,吸引更多的北京大学优秀人才关注抚松、了解抚松、投身抚松的建设和发展,为抚松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党委书记康涛在致辞中指出,思想政治实践课是培养学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课程,抚松县作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践典范,依托长白山腹地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走出了一条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文化传承协同并进的特色之路。学院将结合这一地缘优势,创新思政教育形式,开展“重走抗联密营路,共护长白青山情”主题实践活动。通过沉浸式红色寻访、生态调研和产业考察,让北大国际关系学院的青年学子既能在抗联战士战斗过的密林中感悟初心使命,又能见证“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生动转化,实现革命精神传承与生态文明理念培育的有机统一。
他强调,这种“行走的思政课”,正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生动体现,希望学子们能够珍惜这次宝贵的机会,赓续红色血脉,厚植实干精神,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青年。
随后,抚松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庆利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签订了共建思想政治实践课教育基地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课程建设、师资培训、学生实践等方面开展全方位的合作,共同打造具有特色的思想政治实践课教育模式。
抚松县委副书记、县长刘怀辉与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党委书记康涛共同为思想政治实践课教育基地揭牌,标志着双方的合作正式拉开帷幕。
仪式结束后,参加仪式的人员共同参观了抚松一中校史馆和院士林。在参观过程中,大家深入了解了抚松一中的办学历史、教育成果以及院士们的成长经历和卓越成就,对抚松县的教育文化底蕴有了更新的认识。
此次北京大学思想政治实践课教育基地签约落地,在抚松教育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在北京大学的高端引领和抚松县委、县政府的鼎力支持下,双方以高质量合作,共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抚松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
仪式由抚松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吴艳主持,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党委书记康涛、党委副书记张昕扬,抚松县委副书记、县长刘怀辉,抚松县教育局和抚松县第一中学领导班子成员,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和抚松一中的师生代表参加了此次签约揭牌仪式。(纪家有 马琳博)
责任编辑:抚松县教育局
初审:董恩林 复审:辛伟源 终审:王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