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松县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以环境问题整改为抓手,以严格执法为手段,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以全新的姿态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一是开展蓝天保卫战行动
抚松现有20吨以上燃煤锅炉共9家企业19台炉,已全部达标。建成区10吨以下燃煤锅炉现有46台,已全部完成取缔淘汰。加快推动柴油货车与非移动道路机械治理,截至目前已上路检测柴油货车4115辆,其中90辆超过国家标准,4025辆符合国家标准。同时对抚松县域内的燃油类非道路移动机械等,开展摸底调查、编码登记及号牌发放工作,截至目前已录入非移动道路机械信息529台。高标准推进秸秆禁烧工作,制定《抚松县全域秸秆禁烧行动方案》。为秸秆禁烧区“零火点”,制定了《抚松县2021年春季秸秆计划烧除工作方案》等方案,与14个乡镇签订责任状、明确责任人,逐级落实包保责任,实现零火点。大力推进餐饮业油烟治理、棚户区改造、城市扬尘治理、工业源治理和等工作,环境空气质量创历史新高,空气质量优良率为97%,各项监测指标有效率达100%,大气质量达到5年来最好水平。
二是打好碧水保卫战
严格落实河长制,河湖沿岸环境明显改善。开展入河排污口规范化整治,做到“一口一策”,截止目前共排查入河排水口453个,其中排污口130个(截污纳管32个,封堵关闭87个,规范化整治11个);雨洪排口323个。规范化整治的11个企事业单位排污口共计设立11个标志牌,323个雨洪排口共计设立80个标志牌。全县453个排水口全部完成了规范化整治任务。
全面贯彻落实《吉林省清洁水体行动计划》和《白山市清洁水体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大力实施《抚松县清洁水体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以松花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为支撑,以大水系、城市水体和农村沟渠污染治理为重点,全面改善水环境质量。
推进实施大水系重污染支流综合整治,落实“一河一策”的综合治理方案,通过污水截流、建设降解型人工湿地等方式,着力改善污染支流水质,按照“生态治水”的理念,建设河道两岸水生态隔离带,降解和阻断干流沿岸入河污染物,实施湿地和生物保护修复工程,提升水源涵养和净化能力,保护干流水生态系统,全面改善干流水质。
加强城市水体污染防治配套设施建设,将排水管网建设纳入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和海绵城市建设,加快推进城镇污水处理和管网建设,突出采取控源截污、垃圾清理、清淤疏浚、生态修复等综合措施,全面整治城市黑臭水体。计划投资4.5亿元,实现主要节点城镇污水处理厂全覆盖,现已经完成投资2.4亿,建成3个污水处理厂(抚松、松江河、露水河)并投入使用。泉阳镇污水处理厂正在试运行阶段。万良镇污水处理厂现已完成可研批复、规划等工作,因万良镇污水处理设施缓建,在污水干线下游终点处新建一座一体化简易污水处理厂,并于去年年末投入运营。
推进以农村沟渠为重点的小流域治理,在乡镇、村屯人口密集处建设低成本、高效益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在江河支流入河口处、重点河流沿线村屯等区域建设降解型人工湿地,进一步改善农村沟渠水质。
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建设农田生态隔离带,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加快划定畜禽禁养区,依法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规模化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加强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对新、改、扩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实施雨污分流,配套建设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设施。
通过统筹推进水污染防治、水生态保护、水资源管理,实施“绿水行动”等措施,全县2个省级考核断面和2处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三是打好黑土地保卫战
重点加大对自然保护区、饮用水水源地涵养林的保护管理执法力度,建立常态化的监督执法机制。对自然保护区内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坚决做到发现一起、依法从严查处一起,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予以打击,做到退得出、稳得住、不反弹,确保生态资源安全。对重金属超标地块进行现场核查,向周边农户采取入户问卷调查,有效杜绝土壤污染环境事件发生。制定出台了抚松县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方案、建立健全抚松县土壤环境基础数据库、完成抚松县污染地块土壤环境调查评估工作、持续做好农用地和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详查工作。
四是开展青山保卫战行动
推进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体系建设,实施极度濒危野生动物和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工程,持续开展濒危野生动植物种生境恢复,重点突出中华秋沙鸭等旗舰物种保护,加强重点区域生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工作。积极开展生物多样性日宣传,野生动植物繁衍栖息地得到有效保护,珍贵野生动植物数量日益增加。建立林长制组织体系,不断强化林长制理念,落实天然林保护修复政策,坚持以严格保护管理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为目标,不断强化林长制责任落实,加强森林管护巡护,持续开展林地清收,建设林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责任编辑:抚松县生态环境局
初审: 复审: 终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