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抚松要闻

抚松县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18-09-10   信息来源: 抚松县文广新局   收藏
字号:    |
我们的节日 ——抚松县举办长白山野山参下山开秤节活动

  白露时节,是长白山野山参下山交易的时节,解放前,抚松民间会在此时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为传承传统的民俗节庆活动,保护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9月7日,长白山野山参下山“开秤节”活动在抚松县文化广场隆重举行。 

  本次活动是32届抚松县长白山人参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在喜庆的锣鼓秧歌中拉开序幕,欢乐的鼓乐将人们带进参乡丰收的美好场景;接着,抚松县山里红演艺有限公司为现场的观众献上了精彩的演出,演出极具地域特色,体现了长白山人靠山吃山养山,向往美好生活的思想感情。群众演出与剧团演出雅俗共赏,展示了现代参乡百姓文化欣赏水平的多元和提高。 

  野山参评选是开秤节的重头戏。活动邀请了县内知名人参文化专家、放山把头担当经济掌秤、帐房先生及评审,从参龄、五形、品貌、艼芦、须纹等方面进行现场评奖,现场颁奖,体现了开秤和评选的公正性。经过紧张的评选,由放山把头宫方兴、靳海蛟、蒋久峰带来的野山参分荣获一、二、三等奖,中共抚松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刘贵鹏为获奖的野山参颁发了证书。 

  活动还公布了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名单,我县长白山采参习俗传承人赵炳林等四人分别获得国家及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称号。抚松县文广新局局长钟继荣为传承人颁发了证书。 

  人参节庆祝活动的成功举办,预示着抚松县作为长白山人参的重要产区和人参文化的主要阵地,逐渐成为我国的人参产业发展和人参文化传播的中坚力量,从而以人参文化带动长白山文化建设,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和“二五十百千”工程发展,随着人参文化的进步,抚松终将成为经济名城,文化名城和中医药科技名城。 

  文化科普:开秤节是流传在我国东北长白山地区的古老节日。长白山里依靠采挖山参生存的百姓们,每到白露前后,野山参下山的季节,都要选择一个黄道吉日作为开秤节。开秤节这一天,所有的放山者都将所得的山参包子带至集镇,公举一人为经济掌秤。宰猪设席、抽烟喝酒,庆祝丰收。然后打开参包,由掌秤者评定货物之优劣,评价价值之多寡,然后才可以开始山参交易,否则不准买卖。白露过后扣秤,不再买卖。 

  “开秤”交易前,县内外中药材客商、放山把头云集在交易场所里,吃喝娱乐,祭拜山神老把头,然后开包“评货”进行交易,其交易触角影响可达吉林船厂(今吉林市)、天津、营口等地,这一传统的民俗活动,过去在抚松地区被称为“开秤节”。         

  据民国《抚松县志》记载:“放山季节自阴历四月入山,谓之放芽草市,五月谓之放青草市,六月花正开,谓之跑红头,七月花落,谓之放韭菜花市(亦名刷帚市),韭菜花市过即到开秤时期,当白露前二十天,所有放山者将所得山参包子带至集镇,寄放一定处所,公举一人为“经济掌秤”。待放山者均到齐之日,则宰猪设席,抽烟赌钱,然后开秤打包。由经济掌秤者定货物之优劣,评价之多寡,始可出卖,否则不准买卖,过白露扣秤(即不买不卖之意)。” 

  建国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人民公社的成立,国家对野山参实行由供销社统一收购政策,这一传统山参交易形式一度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改革开放后,我国实行了社会主义市场化建设,放开了人参交易形式,由统一收购变为自由交易,从此野山参交易活动在民间呈现出多样化。随着国家对传统民俗文化的重视和保护,“开秤节”已经成为参乡的知名民俗品牌,深深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和积极参与的热情,使这一古老的传统文化得以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王海燕) 




责任编辑:政务信息化管理中心

初审:    复审:    终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