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抚松县仙人桥镇大青川遗址抢救性发掘和黄家崴子洞穴遗址试掘工作获得专家评审验收。据发掘工作负责人,吉林省文物考古所徐廷及评审组专家,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教授朱永刚、长春博物馆副馆长王义学等专家初步推断,该两处遗址均为新石器时期晚期文化遗存。
大青川遗址发现于2016年,因仙人桥黑松谷引供水工程需要经过该遗址,遂进行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500平方米。在发掘过程中发现房址一处,灰坑两处,出土了数量较多的夹砂陶片、黑曜石石叶、端刮器、刮削器、石网坠、兽骨等遗物,其中夹砂陶片纹饰制作方法多样,既有戳印纹、刻划纹、也有附加堆纹,纹形精美,种类丰富。经过与其他地区同类型器物对比判断,该遗址所处年代约为距今4500年。
黄家崴子洞穴遗址亦属于新石器时期晚期文化遗存,所处年代稍晚于大青川遗址,在遗址试掘过程中出土了大量夹砂陶片、石器、兽骨及人类的牙齿、骨骼等遗物,专家表示,该遗址文化内涵比较单纯、出土遗物丰富并具有代表性,遗址中出土的大量石网坠证明了该时期这里的渔猎活动较为频繁。
两处遗址均位于松花江流域的仙人桥镇,同属于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存,特征明显,是非常珍贵的历史遗存,这两处遗址的发现,填补了吉林省东北部山区新石器晚期遗址的空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王海燕)
责任编辑:
初审: 复审: 终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