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旅游抚松>>抚松文化>>城市建设

抚松县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17-12-07   信息来源:   收藏
字号:    |
跳出小旅游 谋划大发展 ——抚松县全域旅游建设亮点观察

  抚松县素有“中国人参之乡”的美誉,以生态资源为主线,以山、水、林、园、洞、雪、泉为主要特色,以人文历史为衬托,这里正以生机勃勃的姿态迎接八方来客。

  “好山好水好地方,条条大路都宽畅。”当车辆驶进抚松县境内,这首歌不期然地在记者脑海中回响。在抚松从事多年出租车运营的郝师傅眼中,这几年抚松交通建设的速度以及便利程度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也在乘客口中听到了越来越多地区的方言。“现在去哪儿都方便啊,公交车、出租车、旅游大巴、火车、飞机……在抚松,总有一种交通方式能把你带到目的地。干我们这行时间久了,哪里的人都能遇到。我前两天碰到两位乘客是从台湾过来的,专门来看长白山。”

  

 

  创建“全域旅游”,完善旅游交通服务是基础。记者了解到,抚松县正在加快实现从机场、车站到主要景区交通无缝对接,建立互联互通的旅游交通网络,推动区域旅游一体化;形成“快旅慢游”的旅游新格局,打通松江河—泉阳—露水河—兴参旅游外环线,完善通往景区道路,全面提升景区的可进入性;加大景区和乡村旅游点停车位建设力度;加快推进抚松与全国各地铁路连接建设,开辟铁路旅游专线,增开旅游专列;增加长白山机场往返全国各地的航班,尽可能增加国际航班。

  为提升旅游集散服务,抚松县在抚松镇、松江河镇的火车站、长途汽车站及长白山机场、高速公路服务区等核心区域设立区域性游客服务中心,在各景区设立小型游客服务中心,为游客提供咨询、购物、餐饮、住宿、公交集散服务,“我们正在努力形成以市区为核心,镇区和景区为补充,功能完善、服务齐全的游客集散服务体系。”抚松县旅游局局长宋赫介绍。

  

 

  与此同时,结合旅游空间布局,以营松高速路、县域内主要旅游公路为主线,抚松县规划建设了抚松镇至长白山西景区、万达度假区、露水河狩猎场、仙人桥温泉度假区、白龙湾景区旅游沿线景观带。并实施沿线道路美化工程,每条通道局部建设若干小型服务点,辅以停车场、凉亭、卫生间、商品售卖点等服务设施,形成覆盖全县各景区的旅游景观带,使各个景区之间形成有效串联。

  在宋赫的办公桌上,“全域旅游创建工作任务分工表”摆放在最醒目的位置,翻开这份文件记者发现,包括全域旅游支撑体系、全域旅游产品体系两大体系的200余项工作被详尽地列在其中,涉及旅游、交通、商务、统计、公安、消防、安监、农牧等多个牵头部门。“全域旅游创建工作,不是一个部门、一个人能完成的,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全产业融合。”宋赫说。

  多年以来,抚松旅游业在带动关联产业发展、提供劳动就业、带动农村人口致富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借着发展“全域旅游”的东风,抚松更是开启了“旅游+”模式。4月份举办了长白山“山神节”,开启了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模式;9月份中国·抚松2017全国徒步大会长白山站在抚松开赛,促进了体育与旅游的进一步融合;今年着手开展农家乐和家庭旅馆布局设计工作,全力打造木屋人家、猎户人家、知青人家、水墨人家、红色人家、田园人家6处“特色人家”乡村旅游产品,极大地推进了旅游与农业的发展。

   

  抚松的“全域旅游”,还体现在旅游创新上,记者了解到,抚松县旅游局正在积极推进实施旅游“一卡通”服务,发行县域内旅游景点、景区实行“一卡通”,抚松县居民在境内旅游可以享受适当的优惠政策。此外,现已组建完成抚松县导游协会和抚松原乡旅游运输有限公司,并以旅游包车形式开通松江河至长白山机场第一条旅游公共交通线路。

  在去年4月召开的抚松县全域旅游发展座谈会上,时任抚松县委书记高飞表示,全域旅游是空间全景化的系统旅游,要跳出传统旅游谋划现代旅游,跳出小旅游谋划大旅游。应改变过去单纯靠景区、靠景点发展的观念,有效延伸旅游链条,将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从景点景区拓展到全县区域。形成产业围绕旅游转,产品围绕旅游造,结构围绕旅游调,功能围绕旅游造,民俗围绕旅游兴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在露水河国家森林公园总经理郁有江看来,全域旅游将推动旅游发展模式从“围景建区、设门收票”向“区景一体、产业一体”转变,促进旅游与其他产业融合,实现全域辐射带动。“抚松县的全域旅游创建工作,为露水河长白山狩猎场和长白山国际度假区、长白山鲁能胜地点线相连、全域联动、资源共享、互利共赢提供了最佳的机遇。”

  凭借发展“全域旅游”的东风,抚松县旅游业正在走向更美的明天。




责任编辑:

初审:    复审:    终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