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旅游抚松>>抚松概况>>历史概况

抚松县人民政府   发布时间:2025-03-03   信息来源: 抚松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收藏
字号:    |
历史概况

清宣统元年十月二十日(1909年12月2日),钦差大臣东三省总督锡良和副都统衔奉天巡抚程德奏请,拟在长白山岗后(今抚松地域)设县治。宣统元年十月二十四日(1909年12月6日)军机处钞交上奏,宣统元年十二月初六日(1910年1月16日)奉朱批,旨准立县。建县之初,县治所设在“双甸子”,故取名双甸县。双甸子俗名“甸子街”,就是现今的抚松镇,以当年的马鹿沟上下有两大片草甸子而得名。此地游民杂居,交通闭塞,常年土匪麇集,治安混乱,又因整个区域处于松花江上游,“政务殷繁”、“动滋交涉”。 
宣统二年七月十九日(1910年8月23日)遂更名“抚松县”,隶于奉天省。清末,属奉天省长白府。 
民国二年(1913年),属奉天省东边道,改县行政署为县公署。颁“抚松县印”铜印一颗。  
民国十八年(1929年),抚松县为奉天省直辖县。同年奉令,改县公署为县政府。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10月1日),伪满州国公布《省官制》,抚松县于12月1日起属安东省。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7月改属通化省。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2月18日,成立抚松县民主政府,属冀热辽区辽吉办事处第四专员公署。1945年12月20日,改属安东省通化专员公署。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月,归吉林省通化地区行政公署。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7月21日,属辽宁省通化地区第一专员公署。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月,归辽宁省直辖。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5月22日,属辽宁省通化地区第一专员公署。 
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7月20日,属安东省通化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5月18日,改属辽东省通化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52年6月,由边东省直辖。1954年7月23日,划归吉林省,属通化地区专员公署。1955年4月30日,县人民政府改称县人民委员会。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县人民委员会被迫停止行使职权,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抚松县人民武装部生产指挥部接管。1968年3月,成立抚松县革命委员会。 
1980年9月,改称抚松县人民政府。
1985年2月4日,撤销通化地区专员公署,改市管县,由浑江市(现白山市)辖至今。
历史文化
抚松历史悠久,一万余年前的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人类聚居。在古渤海国时期,是重要的文化名城,是古朝贡道的必经之路,有近两千年的历史文化,是萨满文化和肃慎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境内已发现的古文物遗址57处、抗联遗址20处,其中被国家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1处,被省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4处,被市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9处,被县政府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21处。其中:漫江镇锦江木屋村被列为第一批50个中国传统村落整体保护利用项目名单,是东北三省唯一一家被列入这一名单的传统村落。
非物质文化遗产。抚松地区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长白山采参习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长白山人参故事),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2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项。抚松人参博物馆被省文化厅命名为“长白山采参习俗等人参文化项目展示传播基地”,抚松舜太长白山文化艺术投资有限公司被省文化厅命名为“长白山人参故事传习所”。
南岗遗址位于仙人桥镇大青川村小南沟南岗顶端脊梁上,遗址南北为200米,东西为100米。1965年5月,采集到石斧、石刀石磨棒和陶片,经过分析认定该遗址是原始社会时期的一处文化遗存,大约年代当属新石器时代晚期。   
南山口遗址位于新屯子镇新屯子村东南乡道旁的平岗顶端,俗称“南山口”。遗址已辟为耕地,在东西100米,南北40米范围内,采集到红褐、黑褐陶两种遗物,还征集到石刀一把。初步分析认定,该遗址为原始社会的一处文化遗存,其年代约属新石器时代晚期。  
里阳沟遗址位于抽水乡抽水村东南1.5公里处的里阳沟北山南坡,东西70米,南北40米,遗址表面散布着极少量的陶器残片。还征集到石斧一把,经分析认定为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  
高丽山遗址位于松郊乡久才村东高丽山山根处。1960年,采集到石斧、石锄等大量遗物,据遗物分析,该遗址年代应为新石器时代。  
平安遗址位于兴参镇西南4公里处,东西600米,南北500米。1960年以来,在该遗址处采集到石镞等遗物,从遗物分析认定,该遗址年代当属新石器时代晚期。  
小南沟遗址位于仙人桥镇大青川村小南沟北坡耕地中,东西长50米,南北宽70米。采集到石斧、石锛、石球和黑褐色夹粗砂陶片等遗物,经分析认定该遗址上限为新石器时代晚期,下限为高句丽时期早期。  
中心街遗址位于松郊乡中心街村东北100米处。1984年,在遗址坐落处发现较多的石器、骨器、陶片等遗物,从出土文物分析,该遗址为青铜时期的文化遗址。  
羊洞遗址位于东岗镇西江村西南1公里处漫江右岸的二级阶地上,东西100米,南北6米,遗址表面散布着较多的石斧、陶片、铜、铁器残片遗物。从遗物分析,该遗址大约年代为高句丽时期。




责任编辑:抚松县政务信息化管理中心

初审:    复审:    终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