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3日,在白山市抚松县的烈士陵园内迎来了一场不一样的“重逢”,从江西、湖南等地不远千里赶来的余益元烈士的亲属9人在抚松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人员的陪同下,时隔75年再一次挥泪“重逢”。
据了解,余益元烈士,1907年生人,中共七大代表,贫苦农民家庭出身。14岁到江西萍乡安源当煤矿工人。1922年参加安源路矿工人大罢工。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9月参加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1930年,参加革命工作,在安源参加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历任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警卫连班长、排长,中央警卫营模范连指导员,红军第九军团第九团总支书记,红军第三十二军第九十六师政治部主任等职。随部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被派到冀西开展工作,任冀西游击队参谋长。1938年,调任八路军第一二九师随营学校政治主任。1940年,回延安军政学校和中央党校学习。1943年,任抗日军政大学总校第一大队政治主任。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学习刻苦,工作努力,锻炼成为优秀的政治工作干部。1945年,当选为党的“七大”代表,出席中共第七次代表大会。抗日战争胜利后,被派往东北工作,任东北民主联军工兵学校政委。1946年6月,随工兵学校北迁,当行至抚松县海青岭北坡公路二盘弯子时,汽车颠覆,不幸坠车牺牲。现安葬在抚松县烈士陵园。
作为湖南籍的烈士,牺牲在千里之外,茫茫人海,又恰逢战乱,本无迹可寻。家人都知道肯定是天人永隔,但却不知道该去何处寻找,98岁的妹妹余细玉表示:“有生之年如果找不到哥哥的墓地,死不瞑目。”正好“为烈士寻亲”活动的开启,为他们提供了希望。辗转几月之久,找遍了大半个东北,终于得到了确切消息,经过抚松退役军人事务局与江西、湖南等兄弟单位的联动合作,终于帮助他们找到了亲人余益元烈士的安葬地。于是家人不管是关山万重,还是疫情严峻,千里奔赴只为这迟来的“重逢”。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凌然,今年4月,退役军人事务部开通“烈士寻亲政府公共服务平台”,并联合人民日报客户端等媒体,公布100位烈士的寻亲信息,向全社会征集线索。“为烈士寻亲”信息迅速在各网络平台、微信圈中转发。全国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上下联动,为烈士寻亲,以感恩之心告慰英烈,营造了全社会崇敬英雄的浓厚氛围。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当年一腔热血报国,却不能魂归故里,百年祭扫却也是最好的答复。愿烈士寻亲活动,帮助更多烈士与家人“团聚”,让我们用感恩之心去赓续红色血脉,让我们崇尚英雄,缅怀先烈,让我们凝聚起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共同为烈士“回家”而努力奋斗!
责任编辑:抚松县政务信息化管理中心